ESD技术,简单点讲,就是在细胞还处在癌前病变或早期癌变时就把它彻底剥离出人体组织。俗话说,一颗老鼠屎坏一锅汤,那么ESD技术就是在癌细胞这颗老鼠屎还没有没煮进汤里(深入人体组织器官)时就发现它并剃除它,你说厉不厉害,惊不惊喜?神医扁鹊在两千多年前讲,疾在腠理,ESD之所及也。当然神医没有说过这话,但ESD确真的可止癌症于“腠理”。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可以实现:“不开刀、不化疗、不放疗”,北京中西医王府医院拥有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技术,并且成功完成数例肠镜、胃镜检查,以下是2位患者在王府医院检查报告:


下面,一起来看看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到底是什么?

一什么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是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技术,治疗主要针对早期消化道癌和癌前病变。通过ESD可完整的切除病变,达到根治消化道肿瘤的效果。

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有哪些优势

消化道早期癌的治疗以往以外科手术为主,但创伤大。而ESD与传统根治术效果相当,但其还有:损伤小、费用低,术后恢复快的优势。

三哪些疾病适合做内镜粘膜下剥离术

ESD主要治疗以下消化道病变:1.早期癌:根据医生经验,结合染色、放大和超声等其他内镜检查方法,确定肿瘤局限在粘膜层和没有淋巴转移的粘膜下层,ESD切除肿瘤可以达到外科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2.巨大平坦息肉:超过2厘米的息肉尤其是平坦息肉,推荐ESD治疗,一次、完整的切除病变。3.黏膜下肿瘤:超声内镜诊断的脂肪瘤、间质瘤和类癌等。

四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的安全性如何?

与其他内镜下治疗一样,ESD 也有一定的危险性。主要并发症为出血、穿孔,发生率约5-8%。对于术中出血,可在内镜下电凝或使用钛夹等方法控制,术前、术后应用止血药可有效预防术中及术后出血的发生;ESD并发的穿孔通常较小,一般在术中即可发现,可予钛夹缝合、术后胃肠减压、禁食、防治感染等综合方法治愈,少数患者需外科治疗。

五ESD术后应注意事项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的患者,术后应禁食1-2天,1周内以流质易消化饮食为主,避免烟、酒、粗纤维和刺激性食物。使用抑酸药物、黏膜保护剂。术后2天内应注意有无腹胀、腹痛、呕血、黑便等情况,注意有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

注意术后病理报告,切缘是否阴性(是否完整切除)以及病理类型,且术后应该遵医嘱定期复查和随访,如术后2月内应择期复查胃镜,了解创面愈合情况及有无病灶的残留。

广而告之:

ESD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可以达到根治效果,优势明显,但ESD适用于淋巴结转移可能性极低的早期消化道肿瘤,即病变局限于粘膜下及黏膜下层的肿瘤。就中国早期消化道早期肿瘤发现率不足10%的现状而言,多数病人还是没有机会接受微创根治的,因此推广胃镜检查,提高早期消化道肿瘤的发现率是当务之急。